中午起床後想到要去上紅茶課
乾脆去那附近吃中餐好ㄌ
但是星期假日的內科真的很冷清
連老咖啡的廚師今天剛好也休假
於是一個人跑去錢塘小館,點了一客〝雪菜肉絲炒年糕〞
一客要200元ㄋㄟ...有點小奢侈了一下
誰叫這是香草凡到江浙小館必拒絕不了的美食呢....
但是錢塘的年糕有點鹹
還好附贈有一大壺茶可以解渴
不過味道還是輸我媽媽炒的
那可是一定要用白菜下去炒
還要配上蛋絲、筍絲、蝦米、香菇一起炒,才算道地江浙口味
ㄣ~ㄣ~~好懷念的味道啊....
香草每次都是從學學的後門這裡進去上課滴~~
經過一段碎石子路再繞到大門口
由於時間還早,先進教室選好座位後,就隨意逛逛...
這裡什麼都搞低調
非黑即白或紅
電梯牆面都只是淺淺隱藏著樓層數字
學學食堂在2樓
雖然吃飽了,還是想去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菜單是用粉筆手寫在大大的牆面上
但是字粉小
你要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才看得到唷~~
空間很大,但是用餐的人很少
不過大家都自然而然輕聲細語地交談
所以感覺整個氣氛很優雅~~
↑↑很像〝美味關係〞裡法國餐廳該有的廚房樣子
↑↑有人正在點餐哩...
↑↑連回收餐檯都如此低調、簡潔
↑↑牆面的彩繪
↑↑幻燈片播放著今天上課的主題
↑↑助理們正在準備30人上課要用的茶具
↑↑準備中.....
↑↑今天要品嚐的二款茶品--尼爾吉里春摘茶、清新伯爵茶
尼爾吉里春摘茶
產地:印度.尼爾吉里(Nilgiri)
茶園:KORAKUNDA
等級:SFTGFOP1
年份:2007.春
尼爾吉里位在印度西南方,約在1840年左右開始茶葉的種植與生產。茶樹主要分佈在海拔300~1830公尺左右的山坡上。目前是印度第二大茶區,風格比印度阿薩姆紅茶優雅些、比大吉嶺醇厚些。
這款尼爾吉里紅茶來自當地十分知名、位在高海拔地區的KORAKUNDA茶園,為較少見的、早春時節採摘的最鮮嫩春茶。受早春冷涼雨水與雲霧滋潤,因而質地極其輕柔優雅,初聞之際,散發著甜柔的橙橘香、與近似大吉嶺的清雅花香,入口後則在極清新的芬芳裡仍不失尼爾吉里特有的紮實質地,餘韻則帶有著近似烏龍茶一般的熟果香,非常迷人。
清新伯爵茶
產地:印度
等級:TGFOP
伯爵茶是最經典也最歷史悠久的調味茶。這款以來自中國的茶葉添入佛手柑的香味而製成的茶款,據傳是葛雷伯爵先生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從中國得到這種茶的配方,將之交給英國老牌茶公司,遂而廣為流傳下來。
這款清新伯爵茶是以印度優質大吉嶺茶為基底,加上來自義大利Bergamo地區的最頂級佛手柑調配而成;在大吉嶺的特有優雅質地裡,洋溢著非常明媚清雅宜人的柑橘果香,與一般伯爵茶較常見的濃重燻香風格大相逕庭,非常值得一嘗!
其實今天的上課內容在上次的
〝糖米油鹽醬醋茶─常日滋味裡的講究世界〞課裡
大致都已經聽過了
因為是基礎班
所以怡蘭老師必須從最基本的茶葉知識講起
但是接下來實際動手泡茶,則是這堂課才開始
而且還有好吃的甜點可搭配
基本上香草是來喝下午茶的~嘻~
往後還有進階班可繼續深入探討紅茶的世界...
開始泡茶嚕
第一泡尼爾吉里春摘茶
由我們這組唯一的男同學為大家服務
■如何沖出一杯好紅茶?■
怎麼樣才能沖出一杯好紅茶?——在每個紅茶相關場合裡,這幾乎是每位對紅茶深感興趣的初入門者最關切的問題。
沖茶當然是一門學問。雖說前面也提過,比起其他茶類來,紅茶的沖泡似乎顯得稍微可以隨性隨意一些(這也是我之喜歡紅茶的原因之一);然而,若能多一點講究、多一點專注,一些基本的、需要留意的概念與步驟多用心心思,往往能得著意想不到的絕好滋味!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於我的紅茶課或茶會裡,第一次一步一步引導大夥按著正確步驟緩緩沖倒出一杯一杯的紅茶時,「嘩~好好喝!」講台下此起彼落的驚嘆聲,著實令我會心微笑不已……
以下,是我多方參考比較、加之多年嘗試累積後,所歸納出的基礎泡茶法,在此與大夥兒分享:
基本茶具準備
茶壺
可選圓形矮胖的陶瓷茶壺,保溫傳熱性佳,也留予茶葉足夠的伸展空間。市面上有些茶壺還加上可隨時取出的濾網,雖說比較容易控制濃度,也阻擋茶葉流入杯中,然而,根據經驗,若濾網空間不足,茶葉無法充分伸展活動,往往使風味隨之大減,故而最好避免。
量茶匙
量度茶葉的茶匙,在一般專賣茶具的地方有售,一匙份量約2.5公克,但也可以自行在家尋找合適的茶匙,量度份量後替代之。
濾茶杓
形狀像一支短柄湯瓢,架在杯上濾去茶渣用。形式有許多種,可分為濾網狀或打洞型,前者較實用,很細的茶葉都可濾除,後者較有氣氛。還可分為有底座、無底座、或是杓體本身與底座相連的。可以自己順手習慣的形式為前提選用。
茶杯
最好呈寬口窄底形狀,尤其是杯壁薄一些的,不僅能夠彰顯出茶色的紅褐美麗,品飲之際,更能為唇與手的輕撫帶來絕佳觸感。
其他
茶匙、糖&奶盅、保溫棉罩、托盤、茶壺墊、熱水壺、點心叉、果醬抹刀、點心盤、點心架、茶餐巾、搖鈴(呼喚茶友們午茶時間到囉!)……,可視個人需求逐步添購。
基本紅茶沖泡法
準備動作
認識你的壺:先用量杯量出水量,以決定未來泡茶倒水時應倒至多少高度。
3~5公克茶葉約需360cc左右的水,可沖出一般茶杯約兩杯份量的茶(實際進入杯中每杯約160cc)。
煮水
使用新鮮、不隔夜,甚至是剛剛從水龍頭流出來的水,較合適的是軟水,也就是礦物質含量較少的水。一般建議用過濾水(非逆滲透)。煮水時最好是以一次沸騰為限,故而最好避免使用會一再沸騰的開飲機煮水。
置入茶葉前,先以沸水充分溫壺。
茶葉量
一般而言,兩杯茶約需3~5公克茶葉,為量茶匙約1~2匙的量。可視個別茶葉狀況增減茶葉份量。比方許多淡雅清香風格的茶,如大吉嶺,其實茶葉用得少一點,反而香氣更能表現,所以還是要看個別口味、喜好與狀況來決定
但除非使用專門的電子秤,否則很難精確量度份量。一般多靠目測與經驗進行,基本上,較膨鬆、葉片完整的茶葉上可多一些(於量茶匙上呈微微隆起狀態),細碎的茶葉則少一些(呈平匙甚至略少狀態)。
泡茶
最常使用的是剛沸騰的滾水。但如果是較嬌嫩的滇紅或大吉嶺春茶,溫度低點無妨。我自己便常視茶葉狀況稍微降溫泡茶。
最基本為3分鐘,但看茶葉而定,細碎者時間短一些(2~2.5分鐘),完整而葉片大者時間可略長些(3.5~4分鐘)。可使用計時器或沙漏協助計時。
於壺中倒入熱水時,盡量不要從正中央注入,讓水柱稍微偏斜於壺口一側,有助於讓茶葉於壺中漂亮旋轉,激盪出美妙的香氣。
倒出
一手執壺、另一手執濾茶杓濾去茶葉。動作宜輕緩、不疾不徐,如果茶壺開口大者可以倒慢一點,開口小者倒快一些。
為使整壺茶的濃淡統一,根據英式泡茶禮儀,倒茶前可先輕輕旋轉搖晃一下壺身。——但我自己覺得成效不大,我的私房方法是:費工點,便參酌中式泡茶法,先全部倒入另一個茶壺,再分給大家;省力點,則於倒茶前先以茶匙於壺內輕輕攪拌一圈,多少確保倒出來的每杯茶滋味一致些。
回沖
喝完第一壺後,若想再續一壺,可依前述步驟,將沸騰的水再次沖入壺中。但浸泡時間可稍拉長為1~1.5分鐘。
第二泡茶的滋味通常會較淡、香氣較不明顯。遂而,若希望能夠多續沖幾回,在第一次泡茶時便可將茶葉量略增、浸泡時間略縮短,以為第2、3泡保留下,多一些回味的餘地和空間。
如是,就沖好一壺好紅茶囉!
引用:Yilan 美食生活玩家
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150
三杯茶要來回平均倒至濃淡一致
且記得濾茶勺要輕輕提起
不可置於杯口上
以免底部碰觸到茶湯
這次換漂亮美眉為我們泡第二壺清新伯爵茶
季節交替時刻,微涼的舒服溫度裡,且讓我們一塊兒就著午后的陽光,偷閒享受一段安靜的純正英國式下午茶時光。
說來,佈置一回道地的英式下午茶宴其實不難。茶具方面,最最基本的,一只茶壺、一組茶杯、一支茶匙就已足夠。
這中間,茶壺最好選圓形矮胖的陶瓷茶壺,保溫傳熱性佳,也留予茶葉足夠的伸展空間;市面上有些茶壺還加上可隨時取出的濾網,雖說比較容易控制濃度,也避免茶葉流入杯中,然而,根據經驗,因濾網空間不足,茶葉無法充分伸展活動,往往使風味隨之大減,故而最好避免。
茶杯則最好呈寬口窄底形狀,尤其是杯壁薄一些的,不僅能夠彰顯出茶色的紅褐美麗,品飲之際,更能為唇與手的輕撫帶來絕佳觸感。
若心餘力足、或真的非常喜歡紅茶,則可以漸漸朝其他進階級道具邁進:像是量度茶葉份量的茶匙,盛糖與牛奶的糖盅與奶盅, 扣在杯上、防止茶葉倒入杯中的濾茶杓,覆在茶壺上用以保溫的 棉罩,以及托盤、點心盤、點心刀叉……等等等等;整體 說來雖不一定非常必要(比方我自己就並不是全都擁有),但在 逐步蒐羅採買齊全的過程中,除了享受收集與尋覓的樂趣外,對 於紅茶品質與情趣更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加分效果。
茶葉方面,可分為產地茶與混合茶,前者如阿薩姆Assam、大吉嶺Darjeeling、Nilgiri、Uva、祈門紅茶……等,後者則如伯爵茶Earl Grey、水果茶、玫瑰茶……等,目前以混合茶較受國人喜愛,但我覺得,其實不妨試試純味的產地紅茶,沒有嗆人香味干擾,格外喝得出紅茶的好滋味,同時與點心也更能搭配。
至於茶點,且先把平常習慣的鮮奶油蛋糕、美式cheese cake擺在一 邊;英式下午茶的點心,可以試試有手工媽媽味道的小點,像是只有一口大小、上面綴有火腿、燻鮭魚、cheese和小黃瓜的三明治 ,手製餅乾,質地厚實的奶油蛋糕,以及一種可以和奶油或果醬一 起吃的、叫做scone的英式鬆餅。
這些點心在一些標榜歐風的麵包店都買得到,不然,找了食譜自己動手做其實也非常迅速簡單,連做帶烤往往不到一小時便可出爐,熱騰騰上桌,配上一壺上好紅茶,更是分外親切踏實有情味。
※為增添風味,可在紅茶中加入牛奶與糖製成奶茶。但在正統英式茶宴裡,則不鼓勵加檸檬,以免白白破壞好茶風味。而如果是等級極佳的紅茶,如上好的大吉嶺,則最好什麼都不加,才能喝出最純粹最迷人的原味!
引用:Yilan 美食生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