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後一堂課了...
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內容
單單茶一門課
怡蘭老師就曾開過8~10堂單獨的課程
可是香草知道的太遲ㄌ...
不過沒關係
今天先來聽聽入門的
下次有機會再深入研究囉...
茶的簡史
目前粗分為印度、錫蘭、中國、印尼四大茶區。
茶的分類
茶的分類,按各種不同標準,可有不同的區分法。然最一般也最常使用的,是依發酵度與製法,分為六大茶類。而紅茶,便是這六大茶類中的一種。認識六大茶類,便相對初步認識了紅茶:
綠茶:製作時不經過任何發酵過程、採摘後直接殺菁、揉捻、乾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鮮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為以鍋炒而成的炒菁綠茶,比方龍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溫蒸汽蒸煮的蒸菁綠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氣濃、後者有新鮮新綠感。
黃茶:製作方式近似綠茶,但過程中經過悶黃,使茶葉與茶湯的顏色呈黃的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約10~20%,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銀針、蒙頂黃牙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白茶:把葉片採摘下來後只經過輕微的、約10~30%程度的發酵、不經過任何炒菁或揉捻動作,便直接曬乾或烘乾的輕發酵茶。帶有細緻的茸毛,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獨特。特產於中國福建一帶,如白毫銀針、壽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青茶:又稱烏龍茶。發酵度約為20~60%,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酵茶類。滋味變化多端,兼容綠茶的清綠新爽與紅茶的醇厚甘美,常帶有如花香、果香、穀香等多元豐富的香氣,是台灣最知名的茶類。知名茶款除烏龍外還有包種、鐵觀音、水仙(鳳凰單欉、宋種單欉)、武夷茶(大紅袍..)。
紅茶:發酵度達80~90%的全發酵茶。製作過程不經殺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後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然必須注意的是,在英文中,紅茶並不稱「紅」茶,而稱black tea)。如立頓、台茶18、阿薩姆。
黑茶:屬後發酵茶。製造上是在殺菁、揉捻、曬乾後,再經過堆積存放的過程(稱為「渥堆」),使之產生再次發酵,故而茶葉與茶湯顏色更深、滋味也更濃郁厚實。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都是著名茶款。
|
|
|||||
|
|||||
|
|||||
水仙 水仙歸屬半醱酵茶,足以與鐵觀音匹敵。水仙茶葉大,呈深綠色,水性長,香味並重。 據說清朝康熙年間,有個福建人發現一座寺廟旁邊的大茶樹,因為受到該寺廟土壁的壓制而分出好幾條扭曲變形的樹幹。那人覺得樹幹曲有趣,便挖出來帶回家種植。他巧妙的利用樹的變形加以繁殖,結果培育出清香的好茶。閩南話的「水」就是「美」,因此,從美麗的仙山採得的茶,便名為「水仙」。 |
|||||
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茶原料採摘標準為春茶嫩稍萌發一芽一葉,芽茸毛厚,色白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銀針性寒涼,有退熱袪暑之功。
|
|||||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為中國傳統功夫茶著名品目,芽葉柔嫩紅勻而有光澤,條形緊細纖長,色澤烏潤均一,精細而淨度良好。湯色紅艷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帶玫瑰花甜香,滋味濃醇鮮爽。 祁門紅茶原產於安徽祁門,因而得名。 |
|||||
普洱茶 普洱茶歸屬重醱酵茶,湯色濃厚,味道甘醇,雲貴及廣東的居民很喜愛喝這種茶。傳統的普洱茶以蒸菁、揉捻、風乾、復揉、曬乾後的毛茶為原料,再復製成各種型狀的茶,有心型的「緊茶」,有形如小碗的「沱茶」,有方塊形的「方茶」,有圓月形的「餅茶」,有小如乒乓球的「球茶」,亦有大如碗公的「團茶」,總之外觀特殊,形狀千奇百怪,而且品質優良,又有藥效,能清胃生津,消食化痰,普受珍視。
|
|||||
綠茶: 種植 -> 採摘 -> 攤菁 -> 揉捻 -> 乾燥
青茶: 種植 -> 採摘 -> 萎凋 -> 發酵 -> 殺菁 -> 揉捻 -> 乾燥
紅茶: 種植 -> 採摘 -> 揉捻 -> 發酵 -> 乾燥 -> 分級
種植: 集約式的茶園耕種是先行育苗再行移植,育苗方法已從過去的播種法(有性繁殖)改為扦插育苗法(無性繁殖),以維護品種的純正。茶樹成行種植,以利人工或機械耕種與採收。 茶苗種植三年以後方可採摘茶青,太早採收將影響以後的收成。茶樹枝芽被採摘後,會從側腋叫行長出新芽,就是下次採摘的對象,為使採摘面整齊,而且控制茶樹高度,每季採摘後會修剪採摘面。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採摘與修剪,枝芽長得愈來愈密、葉子長得愈來愈小,品質就會下降,這時的補救辦法就是從根部離地不遠的地方(如二十公分)給予砍除(即所謂之台刈),使茶樹從基部東新長出新枝,這樣就有如新種的茶樹一般,又可採收好長的一個週期。茶樹從種植到二年左右可達盛產期,待產量衰退後可用台刈讓其恢復,幾次後茶樹若已老化,就得挖掉重新種植。 茶樹是長年深根作物,善加照顧是可以陪伴我們一輩子的。所謂善加照顧包括盡量不要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與農藥,也就是推行所謂的永續農法,這樣茶樹的有效壽命才會增長,茶青品質才會良好。 |
採摘:茶是以從茶樹上與採摘下來的嫩葉與芽所製成。一般而言,高品質的紅茶通常採摘一芽二葉到三葉,且葉片的老嫩程度需一致。
萎凋:將採摘下來的葉子,在室內均勻攤放開來靜置一段時間,使茶葉的水分緩慢揮發減少,變為柔軟而容易揉捻,同時茶葉也會在也在水分散失的過程中逐步產生化學變化。
殺青:茶菁萎凋至適當程度即以高溫炒菁破壞葉中酵素活性停止發酵的繼續進行,並可除去鮮葉中的臭菁味,而鮮葉亦因水分的蒸 散而便於揉捻。簡單地說,殺青就是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方法有二:
1.是用炒的,稱為炒青。傳統是用鍋子炒,現代化的用滾筒式殺青機。
2.是用蒸的,稱為蒸青,也就是用蒸汽將茶青蒸熟。
在台灣喝到的茶絕大部分是用炒的,只有少部分綠茶才用蒸的(如日本的玉露、煎茶、抹茶)。炒青的茶比較香,但蒸青的茶比較綠。
揉捻與切碎:將萎凋後的的茶葉以手工或機器方式加以揉搓揉製,一方面破壞茶葉的組織,使內含的茶汁與茶的內質和芳香釋出於茶葉的表層,以能在未來沖泡時可以迅速溶解出來;一方面使茶葉緊捲成型,以利包裝與保存。而茶葉揉捻的方式與輕重的不同,也會形成風味上的不同差異。
如果是切碎型的紅茶(現在可見的、除中國的功夫紅茶、小種紅茶外,大部分紅茶均屬之),則在此過程中以機器同時進行切碎的動作。
發酵:將揉切好的茶葉鋪開來,在濕潤的空氣中攤放約數個小時進行發酵,使茶葉在空氣中氧化,紅茶的色澤與香氣在此步驟完整形成。
乾燥:將發酵完成的茶葉高溫烘乾,以停止發酵作用並去除水分。之後便可以進行篩選、拼配、包裝上市了。
茶葉量、水量、時間、溫度
基本原則:3~5公克茶葉約需360cc左右的水可沖泡出普通茶杯約兩杯份量的茶。
慎選茶具。
Yilan攝於吳哥Amansara旅館早餐茶時分
〈美飲集〉
■如何沖出一杯好紅茶?■
怎麼樣才能沖出一杯好紅茶?——在每個紅茶相關場合裡,這幾乎是每位對紅茶深感興趣的初入門者最關切的問題。 沖茶當然是一門學問。雖說前面也提過,比起其他茶類來,紅茶的沖泡似乎顯得稍微可以隨性隨意一些(這也是我之喜歡紅茶的原因之一);然而,若能多一點講究、多一點專注,一些基本的、需要留意的概念與步驟多用心心思,往往能得著意想不到的絕好滋味!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於我的紅茶課或茶會裡,第一次一步一步引導大夥按著正確步驟緩緩沖倒出一杯一杯的紅茶時,「嘩~好好喝!」講台下此起彼落的驚嘆聲,著實令我會心微笑不已……
以下,是我多方參考比較、加之多年嘗試累積後,所歸納出的基礎泡茶法,在此與大夥兒分享:
基本茶具準備
茶壺
可選圓形矮胖的陶瓷茶壺,保溫傳熱性佳,也留予茶葉足夠的伸展空間。市面上有些茶壺還加上可隨時取出的濾網,雖說比較容易控制濃度,也阻擋茶葉流入杯中,然而,根據經驗,若濾網空間不足,茶葉無法充分伸展活動,往往使風味隨之大減,故而最好避免。
量茶匙
量度茶葉的茶匙,在一般專賣茶具的地方有售,一匙份量約2.5公克,但也可以自行在家尋找合適的茶匙,量度份量後替代之。
濾茶杓
形狀像一支短柄湯瓢,架在杯上濾去茶渣用。形式有許多種,可分為濾網狀或打洞型,前者較實用,很細的茶葉都可濾除,後者較有氣氛。還可分為有底座、無底座、或是杓體本身與底座相連的。可以自己順手習慣的形式為前提選用。
茶杯
最好呈寬口窄底形狀,尤其是杯壁薄一些的,不僅能夠彰顯出茶色的紅褐美麗,品飲之際,更能為唇與手的輕撫帶來絕佳觸感。
其他
茶匙、糖&奶盅、保溫棉罩、托盤、茶壺墊、熱水壺、點心叉、果醬抹刀、點心盤、點心架、茶餐巾、搖鈴(呼喚茶友們午茶時間到囉!)……,可視個人需求逐步添購。
基本紅茶沖泡法
準備動作
認識你的壺:先用量杯量出水量,以決定未來泡茶倒水時應倒至多少高度。
3~5公克茶葉約需360cc左右的水,可沖出一般茶杯約兩杯份量的茶(實際進入杯中每杯約160cc)。
煮水
使用新鮮、不隔夜,甚至是剛剛從水龍頭流出來的水,較合適的是軟水,也就是礦物質含量較少的水。一般建議用過濾水(非逆滲透)。煮水時最好是以一次沸騰為限,故而最好避免使用會一再沸騰的開飲機煮水。
置入茶葉前,先以沸水充分溫壺。
茶葉量
一般而言,兩杯茶約需3~5公克茶葉,為量茶匙約1~2匙的量。可視個別茶葉狀況增減茶葉份量。比方許多淡雅清香風格的茶,如大吉嶺,其實茶葉用得少一點,反而香氣更能表現,所以還是要看個別口味、喜好與狀況來決定
但除非使用專門的電子秤,否則很難精確量度份量。一般多靠目測與經驗進行,基本上,較膨鬆、葉片完整的茶葉上可多一些(於量茶匙上呈微微隆起狀態),細碎的茶葉則少一些(呈平匙甚至略少狀態)。
泡茶
最常使用的是剛沸騰的滾水。但如果是較嬌嫩的滇紅或大吉嶺春茶,溫度低點無妨。我自己便常視茶葉狀況稍微降溫泡茶。
最基本為3分鐘,但看茶葉而定,細碎者時間短一些(2~2.5分鐘),完整而葉片大者時間可略長些(3.5~4分鐘)。可使用計時器或沙漏協助計時。
於壺中倒入熱水時,盡量不要從正中央注入,讓水柱稍微偏斜於壺口一側,有助於讓茶葉於壺中漂亮旋轉,激盪出美妙的香氣。
倒出
一手執壺、另一手執濾茶杓濾去茶葉。動作宜輕緩、不疾不徐,如果茶壺開口大者可以倒慢一點,開口小者倒快一些。
為使整壺茶的濃淡統一,根據英式泡茶禮儀,倒茶前可先輕輕旋轉搖晃一下壺身。——但我自己覺得成效不大,我的私房方法是:費工點,便參酌中式泡茶法,先全部倒入另一個茶壺,再分給大家;省力點,則於倒茶前先以茶匙於壺內輕輕攪拌一圈,多少確保倒出來的每杯茶滋味一致些。
回沖
喝完第一壺後,若想再續一壺,可依前述步驟,將沸騰的水再次沖入壺中。但浸泡時間可稍拉長為1~1.5分鐘。
第二泡茶的滋味通常會較淡、香氣較不明顯。遂而,若希望能夠多續沖幾回,在第一次泡茶時便可將茶葉量略增、浸泡時間略縮短,以為第2、3泡保留下,多一些回味的餘地和空間。
如是,就沖好一壺好紅茶囉!
留言列表